Posts

吴哥之美

Image
大家,真的很不好意思, 因为电脑坏了,很久都没有办法更新。 话说我今年去了一趟柬埔寨, 去之前对那里的认识很表面, 只知道有个Angkor Wat,什么也不懂。 幸好去之前朋友介绍了我去看蒋勋的《吴哥之美》, 我是去youtube找video来看的,让我在参观吴哥窟时比别人了解得更多, 对于它们的历史还有应该看什么也略懂一点。 至于书本版的《吴哥之美》,我是回来马来西亚之后才读的, 内容不够youtube版丰富,所以我会推荐youtube版本多一点。 这次就写下柬埔寨之旅吧! 柬埔寨用的是美金,我觉得东西比我们马来西亚更贵! 一瓶水可以卖到1-2美金,因为太渴的关系没办法也是被逼买来喝。 第一站就去了柬埔寨的首都Phnom Penh, 一下机就发觉那些tuk tuk车非常乱来, 那些车可以四面八方一起来,没有跟着交通灯。 朋友用摩哆载我在市区游走时,很多时候那些摩哆都是擦身而过的,非常惊险可怕。 第一站先去它们的皇宫看看,你知道我真的蛮喜欢那种塔尖设计的! 很喜欢偷拍那些僧侣的照片。因为他们的鲜橙色僧袍真的很适合那里的背景。 还去参观了它们的killing fields。 以前柬埔寨有一段共产党时期,它们的组织叫着红色高棉, 所以就去参观了他们囚禁老百姓的地方, 好残忍,看得我心情沉重都没有很想拍照了。 但是那里的博物馆资料丰富,参观路线和audio guide都做得非常好, 如果不是身体很敏感的人(对怨灵敏感),我非常推荐大家去参观。 过后我就搭sleeping bus去了Angkor Wat的所在地Siem Reap。 Sleeping bus就是上下铺一张床两个人睡的巴士。 其实我是睡得着的,只是睡的同时有些担心财物被偷罢了。 去真正的大重点吴哥窟之前我也去看了一段Aspara表演, Aspara就是从乳海奔腾出来的仙女, 看Aspara的大家可以好好观察她们的手势,可以弯到很厉害。 据说这种手的motion就是象征着莲花从含苞待放,盛开到调谢的生命过程。 姿态优美的舞蹈,那个手还真的很厉害(自己试了却弯不到那么多)。 第二天一大清早我就起身去看Angkor Wat的日出了。 想不到angkor wat大起价,原本一天20美元的门票直接翻倍变37美元。 ...

成魔记

Image
求学的日子里,因为在优等班表现谦虚不骄傲, 所以在朋友间有‘好人’的美誉。 而当时被称赞为‘好人’的我也非常沾沾自喜, 觉得好人就是人缘好又亲切,时常做好事的人。 出来工作之后,对于成为好人这件事也不再执着了。 很多时候因为好心人会选择原谅或沉默, 才会让坏人继续为所欲为。 所以我对于待人处事方面,如果那个人超出了我容忍的极限, 我会变身成蟒蛇精加倍奉还。 在 找工的日子 里,通过 Couchsurfing 招待了一位来自Ukraine的人。 前两次的美好经验,到这一次却让我大叹倒霉, 实属大开眼界。 说穿了,Couchsurfing是以一个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的方式来经营的平台。 有心人士想以这种方法来获得免费食宿,免费交通, 也不是不可能。 Alex很骄傲地宣称自己用免费的方法在外地旅行了两年, 免费的交通甚至可以进化到连飞机票也可以免费。 要求借宿的时候,还要求我的家里要有超速wifi。 感觉被冒犯之后,原本有想过取消host他, 殊不知他打电话来以非常不礼貌的语气说自己到了Temoh,要我去载他, 说他在太阳底下等了一个小时几乎都快要晒干了。 载了他之后,他给我的感觉是:我是European来这个乡下参观, 你要好好招待我,非常地理所当然。 我总算理解他怎么可以免费环游世界两年。 方法就是无所不用其极利用招待他的host。 吃的都由host包办,交通就用hitchhiking。 要他从钱包拿一块钱出来也难。 例如去到家里也完全不客气狂吃家里的东西。 一罐饼干在一天晚上就被他啃光,剩下两片。 去pasar malam也因为是白人,表现出一副感兴趣的模样,免费拿了很多食物。 我想如果换成一个衣衫破烂的人来讨食物肯定会被商家像过街老鼠般赶走。 买一个发箍也把价钱从RM4压到RM2,商家抵不过他的纠缠只好勉强答应。 他过后非常骄傲地跟我说:你看,这就是我免费旅游两年的方法。 其实他只是在利用着别人的好心罢了,有什么好骄傲的? 不要说我斤斤计较,身为host的我是有责任去照顾guest,提供食宿, 可是Alex完全扭曲了couchsurfing的理念, 心态很不对,免费食宿交通是主要目的,非常demanding。 品行脾气也差,因为巴士售票员没能即刻答到他的问题而骂人。 走之前他还拿了我的...

疮疤

写这种揭开自己疮疤的文章真的很不好受。 感觉上又重新经历回那一段失眠然后狂diarrhea的日子。 以至于这篇真的卡了很久。 与其说我带着怨恨来写这一篇文章, 倒不如说我只是想记录发生过的事。 虽然现在想起来还是有点介意,但希望若干年后自己可以释怀。 也可以顺便提醒未来成为老板的我和你:怎样的公司会逼到员工想离开。 其实在进这间公司之前就有人警告我说这间公司不简单, 细问之下却不肯告诉我更多,要我自己慢慢参透。 你知道我也只是单纯想把工作做好所以没有想太多就冒冒然进去了。 还记得面试的时候那个general manager还说我们有一个非常团结的team, 怎知最后证实并不是那样。 故事的内容其实是某天某senior叫我星期日要进农场看员工们给鸡准备预防疾病的药, 但是我想到说这个准备工作一个Group会准备三次, 所以就擅自决定不进去了。 我其实也承认这件事上面是我的错,也道歉了。 某天我在办公司的时候这个senior竟然将药单丢在我桌前, 一副:‘你看你到底做了什么好事’的样子。 质问我为什么让Nepal员工自己去掺药,没有进去监督。 其实除了星期日这件事我承认是我错之外, 但是这个监督事件我真的超冤枉。明明他说过一个月进去监督四次就可以的了。 现在却怪我没有进去监督 其中一个 。 而且他还说,现在其中一份报告也不见了踪影,你要给我找出来。 我这个时候虽然有点生气,可是还是强忍着: 是的是的,对不起,好的,我下次 每一次 都会进去监督的。 报告我也会找出来给你。 直到他威胁我说:If vaccination got any problem, I will find you. Dr. Ho,现在这里不是学校啊,你现在是做工了。(在不同场合重复过三次) 我才大爆发地说:我知道这里不是学校!现在是做工! 怎知这种反叛的态度招惹了他。 几天之后就发email来指责我犯的错误, 除了cc给general manager,也cc了去human resource。 Email内容就是指责我星期日没有进农场,第二没有监督员工准备药,第三其中一份报告不见了。 最后加多一句:Breeder vaccination is very important for maintaining good flock hea...

一万种吱吱声

我真的太久没有更新部落格了。 近来有点忙嘛。 但幸好写部落格这件事也做了大概有十年的时间, 有了习惯。。所以离开一段时间之后身体自然而然召唤着我要回来更新了。 这篇文章的题目取自我在鸡场工作时的鸡寮。 一间鸡寮里大概有一万只鸡。 所以进鸡寮做检查时就可以听到一万种鸡的声音。 但现在打着这篇文章的时候, 我已经把这份鸡场兽医的工作给辞了。 这篇文章就来说说我辞职的原因和感想吧。 进入公司第三个星期之后,我就被通知说要我去掌管vaccine team。 说工作内容是monitor,但更多的时候只是跟vaccine team的人一起去帮鸡打预防针罢了。 让我来解说一下到底这个vaccine team是如何运作的吧。 一个月大概有15天是要进鸡寮帮鸡打针。 一个鸡寮大概有一万只鸡,因为分成三个team,所以一个人一天要打的鸡就是3300只。 这里打针的意思是有人会pass那只鸡给你, (鸡重量最重可达3-5kg,当然也有年龄比较小比较轻的) 你一只手抓着鸡,另外一只手就把针打进鸡胸里。 这个动作一天要重复3300次。 因为一天的目标要打那么多只鸡,所以员工们已经练出10秒内大概打5只鸡的程度。 而且如果你动作慢了些,也会搞到pass鸡给你的人也stuck在那边, 会拖慢进度,可以说完全是个工厂的setting。 一开始管理层说因为我不熟悉流程,所以需要training打针, 虽然跟我面试时谈的内容很不一样,但我也接受了。 有一次一整天连续打了3300只鸡之后, 我的手麻了,而且还出现手会自己跳动的症状。 我才发现这个重复打针的动作会伤到peripheral nerve, 康复的话需要三到六个月。(医学名:repetitive strain injury, carpel tunnel syndrome) 一份工作会伤害到自己的健康,即使工钱再高我也不能接受。 打了两个星期之后,我已经不想再进去打针了。 一整天下来什么也没学到,只是打针罢了。 可是员工们其实expect你跟之前掌管他们的人一样一起进去打针的。 而且某些员工看到你在办公室,会很‘好心’地问你: Dr.,今天鸡不用打针哦? 有一位白目的员工还说:你进到来这里当然就是要进去打针啦, 不然你以为你进来就只是解剖鸡罢了啊? 这里我观察到某些...

随着波浪流(三)

Image
今天比较得空,写写字吧! 上次写了找工的技巧和无限的想象之后, 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下我是怎样找到工的咯! 在讲故事之前,又来看看我之前读的的一些文字吧! 这些句子在找工的日子里让我的心灵变得比较平和一些。 《挪威的森林》 请不要再这样烦恼了。 事情即使放着不管也自然会往该流的方向流。 你有时候太过于想把人生往自己的作法拉近。 把心稍微放开一点让身体随着人生的波浪流吧! 《Travelling to Infinity》 If the future had acquired a reassuring aura of certainty, they key to it lay in managing the present. Living each day as it came, rather than projecting some fanciful mirage on to the distant future, was becoming a way of life.  真的,就像这两句说的, 找不到工也不要紧张。因为要来的总是会来。 就把自己想象成在水上乐园坐着pelampung随着水漂流吧! 有了不强求的态度之后, 认真积极把当下生活过好才是王道。 (又来扯)找工期间, 我看到有新闻报道说那个10优港姐麦明诗, 因为6个月待在家没有事做才跑去选港姐。 上次朋友也是趁回国空档跑去了节目录制。 大家都可以那么积极,为什么我不行? 即使是参加报纸上的有奖游戏,或是去投稿, 我也觉得是非常积极的事。 找工的日常其实闷到一个不行。 为什么我不能在日常里注入更多有趣的元素呢? 没有事做的话,我应该找事来做! 我其实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坏习惯。 就是买了东西之后都不会即刻拿来用, 收了一段时期才用。 最好的例子是上次我去 美国打工旅行 的事。 明明买了很多很美的衣服裤子, 偏偏去到旅游景点的时候还是穿着旧衣,到底想怎样! (那时候的想法是觉得新衣很宝贝,舍不得穿, 要找到重要场合的时候才来开光!什么跟什么嘛!!) 在大峡谷的照片 衣服是上海买的,裤子忘记了, 鞋子在纽约买,可是选了最丑的一双穿出街! 这次找...

生活中美好的事

Image
各位,好久不见! 我也不小心像其他人一样荒废部落格了呢。 其实是因为近来有点不高兴,提不起劲写字。 我当然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所以决定伤心的事就不多想了, 好好专注在生活中美好的事情上吧! 近来一直重复着同一个动作却不需要用脑的工作, 有很多放空的时间。 这个放空时间让我不自觉想起在欧洲的那段风景,或是跟人的互动, 不小心就笑出来了。=) 所以这次我想写在欧洲所遇到美好的事! 我在英国的时候竟然跑去当志工。 那时候好像是希望跟旅行有点不一样才去报名的。 我参加的第一个活动叫着Maggie's Culture Crawl, 主要是参赛者行走在伦敦的出名景点帮癌症病患筹款的活动。 我就是在pit stop帮忙补给的志工。 刚好那时候就有两个十五岁的英国少年一起帮忙。 所以可以看到/ 听到他们跟参赛者的应对和互动。 参赛者一来就已经开始问他们整个旅程还顺利吗?之类的话。非常健谈! 我想这真的是西方人跟东方人的差别! 我们东方人十五岁时应该也还没能那么大胆去approach人吧! 可悲的是,我想学他们却变成不伦不类的状况! 因为太过心急要表现所以讲‘Hai-ya (英国版Hello)'的时机快了半拍。(参赛者吓到的表情) 因为反应有点迟钝,别人讲了谢谢之后,却慢了半拍讲‘不用客气!’ 真丢脸! 第二个当志工的地方是Burlington House。 这个地方就是有很多Royal Society入驻的建筑。 平时是不开放给大众参观的,因为London Open House的关系才开放。 我就是在门前跟大家介绍,叫他们进来看看information的人! 那时候还有非常有争议的艾未未艺术家做的展览呢!(需要另外付费) 没什么人的时候,看到有个男子坐在那里放风抽烟。 我就因为太得空上前去搭话了一下。 怎样啊?展览好看吗? 怎知他说他其实是在艾未未展览卖纪念品的人。 问我去看了艾未未展览了吗?我说还没有需要付费呢。 他说等下你放工了来找我吧,我带你进去。。。 随便搭个话都出现那么多可能,真好!! 艾未未用了很多木材组装起来变成的‘树’。 ————————————————————————————————————— 我也想说一下在Austria的couchsurfing ho...

无限的想像(二)

又静下心来开始在电脑面前打字了。 续上一篇写了 找工的技巧 后, 这次我想写下找工时等待的过程, 还有那控制不了的无限想像! 如果等待的时候,刚好没做什么事分散自己注意力的话, 存粹等待,是非常难熬的。 那段时间读的小说里,也有一些非常感同身受的句子: 《安妮日记》 快点发生什么事情吧,空袭也好。 没有什么比这种焦虑更难熬的了。 不管结局多么残酷,结局快来吧! 起码我们知道自己到底是胜利者,还是征服者。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Of all the hardships a person had to face none was more punishing than the simple act of waiting。 那时候,我每个星期天都会告诉自己, 好了好了!下个星期开始就会有公司打电话来叫我去面试了。 可是星期一到五,一直守在电话面前,电话却连响都没响! 还怀疑是不是自己的电话线路不好,没接到电话。 最后每个星期五都是以失望告终。又要等下个星期了。 这是个一星期又一星期无限循环的故事! 有一次,电话终于响了!而且显示的号码是外国号码! 外国公司要来interview我了!好兴奋! 我即刻用我最温柔亲切的声音来接听。 怎知电话另一端的人原来是爸爸! 爸爸在台湾游玩打了国际电话回来! Ceh!白高兴一场! 还有每个星期都会看一下下周的星座运程, 看到天蝎座下周的事业运非常好有转机, 就觉得就是下周了! 怎知还是没有。。=( 虽然找工的那段期间有人用 couchsurfing 来我家住了一下, 消磨了一些时间。 可是更多的时候生活是非常苦闷的。 早上醒来之后看手机,银幕发亮到我要半闭着眼睛来看。 吃了早餐之后,开始坐在电脑前无所事事地浏览网站, 过后出去帮忙看店,被无数蚊子叮, 每次抱怨煮饭工人煮的菜非常难吃。 晚上回家就一边看电视一边在Linkedin/ Jobstreet那里找工。 日复一日,同样的routine让我发慌, 所以当我看到别人能以打工旅行的概念在家乡住一段很长的时间就觉得她很厉害! 而且找工期间竟然没有任何婚礼,演讲,或是演唱会的邀约。 偏偏开始工作之后就全部一起来! 非常多的婚礼邀约,数不清的event!...

消失的一年(一)

Image
2017年新年快乐! 承蒙大家的祝福,2016年的年尾,我总算找到工作了。 其实2016年一整年都是我的空窗期, 故事就是申请工作被拒绝申请工作又被拒绝。 拒绝信都可以贴满整个墙壁了。 所以这次我想写一篇找工的经验和心得。 这一篇文章如果要定义的话,就是实用技巧篇! 就好像之前想要成为 韩文口译员 的实用技巧,或是想要成为 Snoopy拼图收藏家 , 都可以参考我部落格哦!(好specific的技巧) 现在写着写着,让我想起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 宠物店的兽医 , 那时候其实没有遇到什么阻碍,交了履历表面试了之后, 很顺利就拿到工作了。 大家可能不知道,我们兽医的圈子真的非常小, 毕业生几乎出来都很容易找到工作。 (有些公司甚至会约应届毕业生出来聚餐找人) 可是为什么我这次却用了一年的时间呢? 如果让我自己分析的话,我会觉得说可能自己有要求了? 不想随便找一份工的感觉。 虽然兽医找工容易,可是读兽医对我来说其实也是把自己逼去一个墙角, 太specific所以选工的范围很窄!不是诊所,农场,就是pharmaceutical。 不像其他科系management的话,好像什么工都可以申请一下那种。 兽医界不谈,其实外面的找工竞争是非常大的! 一份工作,不只你一个人在申请,可能跟你有一样资格的800个人也在申请着! 这件事真的鞭策到我要好好努力才行。 找工的初期,妈妈会说:慢慢找啦,都不急。 到后期变成了:你到底要找什么工啊? 所以难免会自我怀疑,我是不是真的那么差? 差到没有一个公司要我,惨了,我的人生要完蛋了! 其实还真的是有多失眠伤心的夜晚呢。=( 好啦,找工的技巧,不拖泥带水。 那些现在有上班的人也可以看看啊,可能过后被公司裁员都用得着嘛。=) 首先找一份工我觉得最重要应该是写CV这一环! 写CV我觉得我有很大的进步! 其实我在交第一份CV的时候,总共有12页纸。 到现在我都不好意思说给朋友听。(好尴尬,长那么大了都不会!) 我其实是用了大学朋友的template, 那时候他借我时还加了一句:不要给其他人。 弄到我以为得到宝似地一直用它来申请工, 想到什么就一股脑地全放下去了。 而很神奇的事是那么多页的CV就是让我拿到宠物店工的同一份。 过后被HR的朋友过目之后,才发现写到太长...

我们家的杂货店

Image
之前做了一份parttime job,是在茨厂街访问那些老字号老生意。 有些生意已经有五六十年历史, 有些甚至到八十年,已经是第三代的人在掌管了。 跟老板们谈天的时候,大部分的人都说生意变差了, 有些没有接班人的生意则说要把店给关掉, 现在只是消磨一下时间罢了。 做完这个工作之后,我觉得我有义务记录下我自己家里的批发生意。 没有理由访问了茨厂街的老店,自己家里的店却什么都不知对吧? 我们家的店- 宝发贸易公司! 所以我真的去采访了一下我爸爸,哈哈! 不说不知,我们家生意是批发糖果,花生酸梅纸袋等等的零食。 就是从厂商拿货,转卖给小型商贩的中间人。 创始于1988年(就是我出生的一年之后!) 以前呢,父母是先在打巴开店的,然后才搬来金宝。 (据说以前的金宝非常热闹,晚上的大街到处是灯光,大家都在喝酒喧哗) 以前也有出租录影带(一半卖糖果一半录影带) 但是录影带渐渐没落之后,我们就换成全部卖糖果了。 这三层楼的建筑一楼是生意,以前二楼还是个由姑姑打理的理发店呢! 但因为没有独立的楼梯上去,顾客要去理发店都要经过糖果店才可以, 所以生意做了一下就结束了。 以前还没有搬去新家前,都是住在三楼。 每日每夜都会听到很多车声罗里声,但习惯了之后也没有什么了。 我们店的名字叫着《宝发》。 问爸爸为什么叫宝发呢?其实也没有什么理由, 只是刚好在金宝,然后华人最喜欢的是有宝又有发, 英文名又刚好可以变成Perfect,所以才这样定下来的。 采访茨厂街的时候,有一件事也挺感触的。 以前茨厂街十字路口的街角分别有一间卖猪肠粉和福建面的档口, 两个档口一起合租一间店面卖东西。 然后精明的福建面祖先就在以前楼价还不是很高的时候买了一栋店铺。 所以现在看到的福建面店已经是整栋楼,还到处开了分店。 而猪肠粉依旧还是在一个小角落卖着猪肠粉。 我这里没有歧视猪肠粉的成分, 我只是感慨明明两间档口是在同一个起跑点上, 如果当初猪肠粉的祖先也买下了一间店面, 不知道会怎样呢?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真的是这一个道理。 我扯远了。 写这一篇文章除了记录之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想要借此来催谷一下家里的生意。 因为近来很多霸级市场进驻金宝,加上GST的关系, 我们家里的生意也变到很差! 虽然霸级市场真的很方便,蔬菜水...

搞砸

Image
旅行中除了旅行,跟当地人互动的故事也充满了回忆。 所以我一直很想写多一篇关于在欧洲时跟host的故事。 去陌生人的家里,我自己会尽量注意不要做出什么冒犯的事。 但我还是不小心会带给别人一些麻烦! 唉!就是摸哪一样东西都会搞砸的特质! 要找照片时,发现几乎没有跟host们合到照! 没办法,故事只好由我来口述一下啦! 在英国的时候因为一直找不到host非常地慌张, 原本已经打算去租Airbnb, 却发现朋友给的Airbnb discount coupon竟然用不到! 只好去couchsurfing网站里emergency SOS in London的group求助, 很幸运找到了我第一个host! 因为他家离伦敦有点偏远(40分钟车程), 所以我每次从伦敦回来的时候就用在McDonalds的wifi告诉他我火车的时间, 他就会来车站接我。 有一次他说他可能忙要我自己找路回家,再跟我确定。 发了信息之后没有回复,所以我就以为到了车站之后自己走路回。 好死不死那时候我还不会用google map! 电话又没有wifi联络不到host!! 在那个住宅区迷路了!!!啊啊啊!!! 转了很多个圈之后被带路的英国人又带回去了车站! 在苦寻wifi的时候看到host的车缓缓驶来。。啊!得救了! Host跟我说:你发信息的时候我刚好在做东西, 看到信息的时候也即刻去车站找你但找不到, 兜了很多个圈还是找不到你! 而且怕你找到房子却进不到屋,我还是第一次没把大门锁上就出来。 真是失礼! 最后他还说要制作一张地图给接下来的couchsurfer,以防再有人糊涂走失。 第二天又来发生癫事! 跟host两人踏脚车去Greenwich时,在靠近终点的时候撞上柱子伤到牙齿和膝盖。 但是因为都来了,就顺便参观一下Greenwich才走。 参观完之后我们打算搭船去下一个景点。 在船上欣赏着下雨的伦敦。 Host看到我整个模样很累就提议我们还是回家吧! 我确实因为那个车祸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但是问题来了,因为刚好是peak hour, 不能带脚车进地铁站里! 所以商量了之后决定先把脚车锁在一个地方,明天才来拿。 回到去之后,host说因为oyster card交通卡有price cap的设定 , (就是一天会限定被扣的钱...

远方的鼓声(一)

Image
很久没有跟大家见面了呢! 其实我不希望荒废这里, 所以也有想尽idea看可以写些什么。 既然我在这段时间读了那么多旅游文学, 我就介绍一下非常深得我心的三本书吧!(又来!) 旅游文学不是旅游攻略,不会告诉你这个地方有什么好玩好吃, 是作者们待在一个地方久了,描述当地气息的故事!非常好看! 看了好像跟作者一起经历了修房子,享受美食,跟本地人打交道的趣事。 这三本在网上都很有名, 《远方的鼓声》是村上春树说着在希腊旅居的故事, 《山居岁月》说着普罗旺斯(南法), 而《托斯卡尼艳阳下》是美国人住在意大利的故事。 有时读着他们的书, 好像把书的内容都投射在自己现实生活上。 村上春树在《远方的鼓声》说了这样的话: 有一天早上醒来,侧耳倾听时,忽然觉得好像听见远方的大鼓声。 从很遥远的地方,从很遥远的时间,传来那大鼓的声音。非常微弱。 而且在听着那声音之间,我开始想无论如何都要去做一次长长的旅行。 我在去韩国找工的时候引用了一下这句话。 那时候内心的想法是觉得韩国的机会可能比较多一点, 仿佛听见远方的鼓声,要我去韩国闯一下。 可是事实是,在韩国的时候也挣扎了一阵子,最后还是回来了马来西亚。 所以这次我想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诠释村上春树的这句话。 村上春树去希腊旅居的真正目的其实是闭关写小说, 最后在那里写出了《挪威的森林》和《舞,舞,舞》。 《远方的鼓声》顶多也是个没在计划当中,凑合出来的文章。 那不是很适合我现在的状态吗? 我的现阶段目标是要找到一份长期工, 可是这段期间也不务正业地去做了parttime,把家里开放给别人住, 所以也凑合出一些无中生有的《远方的鼓声》文章呢! 鬼知道我之前经历了什么! 我很喜欢村上春树的文字, 是因为他有一种自言自语的写作方法。 “我觉得那样很不错,可是如果加了这样也未必不好。。”兜来兜去的句子。 很享受被牵着鼻子走,任想法跟他一起飞来飞去的感觉。 第二本就是上次有介绍一点的《 山居岁月 》。 可能是因为找工的日子一直待在家里吧! 所以生活的routine几乎是一成不变: 早餐,午餐,午觉,下午茶,晚餐,睡觉。 日复一日,真的有点闷! 起床,睡觉,白天,黑夜,日复一日平凡地过着日子。 在都会中这或许是磨损一个人好奇和感性的反复, 可是将这反...

8月了

Image
大家好啊! 有没有很想念我呢? 话说在这段找工的日子里我没有在干什么, 可是却读了很多书。 没有营养的书,很闷的书,经典故事都有看, 所以增加了很多阅读书单。 续上一篇写了很想说却 说不出口的话 , 这次我们再用一本书来写写故事吧! 是蔡柏璋的《排练一场旅行》, 是我近期看过最好看的书了! 这本书虽然题目有个‘旅行’的字, 可是其实说的故事感觉更像人生故事, 只是刚好主角发光发热的那几年住在国外罢了。 (他是个剧场导演/演员)。 文字内容轻松易读,而且写得非常真诚,一天就看完了! 从欧洲回来之后我开始注意起旅游文学。 内容不会有任何旅游景点资讯,写的都是作者看到的东西,当下的感受。 例如村上春树的〈远方的鼓声〉或是Peter Mayle的〈 山居岁月 〉都属佳作! 所以在大众书局看到这本书时就迫不及待要买来看了。 可能是因为作者也是天蠍座的关系,书中内容跟我的想法很有共鸣。 很多时候读着读着让我回想起很多往事趣事, 让我忍不住一边笑一边感动地把它给看完。 这里说到作者认识了一个希腊人,因为太热情的关系, 所以希腊人把他全家人都介绍给作者认识了。 第一次见到希腊人的妈妈时,希腊妈给了他一个超级温暖的拥抱, 好像认识了很久那样! 他猜想是因为希腊人一直耳提面命地在家人面前提起他, 所以搞到大家都认识了他(虽然之前没有见过面)! 这件事情我也亲身经历了! 话说那天我去了matrikulasi好友的婚宴。 抵达的时候其实已经是下午三点。(婚宴在礼堂从十点摆到五点) 新娘新郎其实已经在舞台上跟亲友们合照了。 我放下书包,也即刻跑去台前要恭喜她。 等待拍照的同时,朋友的姐姐突然出现了, 问我说:你是HungWui对吧?很谢谢你来!会在这里留宿吗?之类的话! 这让我有点受宠若惊!她怎么会知道我叫HungWui? 我想应该是我们在matrikulasi一直形影不离每天做study group的结果吧? 可能讲下讲下就好像认识了我那样。 而且第二天更离谱,她竟然邀请我去他们男方和女方的家庭聚餐, 一直跟人介绍我是:matrikulasi的朋友! 我只能说这件事真的很突然,对我还有对他们也是。哈哈哈! 作者也说到如果有人对他好,他就会急着想要还人情,不然就会有愧疚感。 被同行的美国女孩说...

说不出口的话

Image
选择了一个心情比较平静的日子来写这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是延续了上一篇: 看这里 。 上次是有些句子吸引了我的注意, 但这一次是有些说不出口的话借着文章的内容说了出来。 所以要跟大家分享一下。 意见不合的时候其实我会很想跟当事人好好说说。 可是本人对于处理这些事有点拿捏不好, 把想法说了出来之后就已经是要吵架没有朋友做的程度了。 所以一是不说,一就变成了呛声, 没有中间值。(例如暗讽那些我很不在行) 但是回到家就变成了自个儿伤心, 想法藏在心里宣泄不出来, 想说如果当时这样子说的话就好了。 但是过了黄金反应期后悔也来不及了。 第一本要介绍的书是《为了N》, 是湊佳苗的书(《告白》的作家)。 刚好在大众书展看到有便宜就买下来了。 故事内容说了四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互相利用的人们。 最后结局是以一句:‘为了N’来结尾。 (大家的名字都是以N开头,让读者自行想象) 让我忍不住拿起相机拍起来的句子是: 我上国中之后就没用过锯子,这怎么能怪我?不是所有乡下人都擅长敲敲打打的。你只不过刚好会而已,就这么神气吗? 这里要介绍我的一位朋友, 要怎么说呢? 朋友某一天在喝茶时当着全部人的面说: 虽然他们(我们)两个学历很高,可是却是生活白痴。 然后,他就开始以专业姿态开始询问一些生活上的常识, 答不出来的时候就以一副:看吧?就说你不会!的鄙视眼神来表现。 很好的朋友却说出了这样的话真让人伤心。 我听到的不是提点或是教导,更多的却是嘲笑。 要耍幽默要搞笑也好,不应该拿别人来当嘲笑的素材。 最高明的幽默是开自己玩笑,你懂吗? 你只不过刚好会而已,有必要那么神气吗? 第二本要说的是《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 因为看到有位书评家说这本书是永远的第一名才买来看的。 内容很ok,可是全忘了。 顺带一提,《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树旅居欧洲的时候写出来的。 亲戚来探病不是会一起来这里吃饭吗?大家也都剩下差不多一半,就像你一样。不过,看我竟然能若无其事地吃光时就说:阿绿还有精神真好,我已经胸口堵着吃不下了。 不过,在照顾病人的可是我噢。开玩笑,其他的人只是偶尔来同情一下而已。照顾病人大便,吐痰,擦身体的可是我噢。如果光同情,大便就能解决的话,我可以比别人多同情五十倍。可是大家看我把饭吃完,却以责难的眼光说:阿...

成为翻译员的故事

Image
呼!终于可以摆脱旅游欧洲的故事, 开始新的篇章了! 在今年, 我有机会当了两次的韩国翻译员。 这里说的翻译员不是那种翻译字幕啊那种文书工作, 是当场口译那种。 本来对自己的韩文能力是觉得可以胜任的, 觉得反正翻译就是把韩国人说的话翻译出来就好, 考的应该是听力。 我听力还不错应该不用怕。 但原来是一份听力,理解力,讲话能力都需要具备的工作! 好难! 所以这篇是要写给那些想成为翻译员, 可是又不懂要去哪里找到实用技巧的人。(又来!) 第一份翻译工是在马来西亚电视台当翻译, 因为那个电视台要引进像GoShop 那样的TV shopping channel, 所以请了有经验的韩国员工来培训本地员工。 我就负责关于拍摄技巧的翻译。 原本算是有自信的,因为之前也当过 仁川武道大赛 的翻译员。 (但其实当时是以半桶水的姿态去玩玩,没有钱所以也没压力的情况下就去了) 但那时候参赛者大多数来自俄罗斯,也不会英文, 所以其实我也没有做很多的翻译。 印象中反而是一直去收集了很多国家的badge。哈哈! 在电视台翻译的时候发现其他三位翻译员非常地棒, 搞到我自信心全失, 所以晚上一直拿google translate来恶补。 我发现我除了韩文不行之外, 马来文也非常地差。 其实那时候那个主管说他还有更适合的人选来当翻译, 但是因为我特地从金宝下来吉隆坡所以他才选了我。。。 翻译的十天里每天都在徘徊于建立自信和信心被摧毁的拉拔赛之中进行, 直到最后大家也习惯了我慢半拍的节奏, 全部人都在取笑我。 我才放下紧张地心情说倒不如就好好享受这份工作吧! 才草草结束的。 虽然我觉得自己没有翻译到很好,可是也算尽力了。 从工作回来之后, 我也非常注意电视节目上韩国艺人旁的翻译员们。 心里会说:啊,他们真的辛苦了!是一份非常艰难的工作呢! 这样说的时候,刚好新闻就报道一个中国翻译员替Jessica翻译到很差, 最后被Jessica要求换人的事! 好丢脸!我真的看了一次之后不敢再看! 我不要成为被撤换的那个! (新闻报道的题目是:大陆翻译出包翻不出韩文洁西卡傻眼要求换人!) 我不要我不要!我不要帮EXO翻译的时候被写: 马来西亚翻译太糟频出状况EXO尴尬求换人! 太丢脸了!我一定会被EXO粉丝人肉搜寻抹黑...

穷游欧洲(三)

Image
三。HIGHLIGHTS 这一篇其实如果有看我之前每一篇的旅游文章的话, 都应该很清楚了。 算是总结的总结。 说下我喜欢的地方吧! 三个月里我去了13个国加两个小国梵蒂冈和摩纳哥, 用了大概3000欧。我觉得我省到很厉害的了。 该去的都去了。 我最喜欢的国家是意大利, 因为那边食物好吃,服装好看, 加上意大利人那种八卦又吊儿郎当的性格, 很多事情都敷衍的感觉。 (是我追求的生活模式?哈哈!) 在书上看到的一段文字, 更加觉得我的感想没错。 I stood there for ages, perhaps for an hour and a half, then turned and walked back towards my hotel and realized that I had fallen spectacularly, hopelessly and permanently in love with Italy. 第二喜欢的国家是葡萄牙。 东西算便宜,温暖大太阳, 还有很美的瓷砖,好看。 第三名就是匈牙利,捷克和西班牙三个之争。 匈牙利是因为便宜,住在朋友家感到非常安心, 捷克是因为地上铺满石路,有童话的感觉, 西班牙就是因为高第的建筑很好看所以喜欢。 最差的国家是罗马尼亚, 因为完全没有游客,我不喜欢这样静静的国家。 最喜欢的城市我会选Porto, 走在大桥上看的那一段风景, 好美好美。 又不会像其他首都那么多人,可是完全有旅游圣地的潜力。 最喜欢的自然风光我就选瑞士吧! 因为是整体高级的感觉, 加上是深秋看到的风景是枫叶的颜色, 水也清到反映出天空的青蓝色! 空气也非常清新! 最好的博物馆我选梵谷博物馆! 可能那时是我最有心思慢慢看的关系吧! 其他博物馆也非常不错, 可是收藏品太过丰富非常多主题, 搞到我头昏眼花。 最美的教堂我也选巴塞罗那的圣家堂。 旅途中看了非常非常多的教堂! 看到我有点疲乏。 教堂的话, 我通常都是走进去,然后坐在椅子上小休息, 乱逛看看,然后就出回来了! 虽然有很多很美的壁画还有雕像, 可是我不怎么会欣赏! 在Montserrat的时候有对夫妇问我前面有什么可看, 我想了很久答不出来, 好像不...